何淡如其實錯在那裏?(記於二零二二年十月三日)香港首演後感
- Frances
- 2024年5月2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5月29日

《大狀王》故事裏的何淡如,一出場就先聲奪人:
「是與非全掌握於我手 大概虎狼此刻心顫抖
卻恨無路走」
就先看看何淡如在故事中的角色設定。少年時他是寺廟裏的一名小僧人,當時他家鄉正正發生瘟疫,其後因為佛祖報夢叫他去找金蜻蜓,就衍生出阿細和方唐鏡的故事。
少年人家鄉發生大事故,當然是束手無策,少年僧人的夢,可以是一種心理上的舒緩,讓當時的他得到一點解脫 - 去找金蜻蜓吧!其實金蜻蜓根本不存在,但只要相信牠的存在,就好像代表一切還是有轉機的。金蜻蜓,其實未必從佛祖而來,那可能只代表一種虛妄。
後來他在對白中說到,有金蜻蜓就可救天下蒼生,那一刻我覺得他有點自我價值膨脹了,原本只為擔心家鄉的疫症,怎麼會擴大到要拯救天下蒼生? 何淡如的錯,是他在未有確定金蜻蜓到底是什麼的時候,就相信牠是解決天下問題的唯一辦法。他沒有好好去看清楚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,他其實並不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。

他最後和方唐鏡在廟內的對話,可以說他到死了還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。他一生以為自己是為「善」而生,當僧人、頌經、找救天下蒼生的金蜻蜓,最後更當上一個為民請命的「好」狀師:「我就是一個好人呀!」他努力當好人,但並不快樂。 如果人是為尋得真正的快樂而生,那追求「善」應該就是他快樂的泉源,但看我們的何狀師活得好苦啊!因為真正讓他快樂的,不是「善」行,而是經由他的「善」從而可以「清空地獄」的結果。結果是所發生的和預期有落差,又何來快樂?
他要的,是「是與非全掌握於我手」。 但又有誰可以掌握人世間的全部對與錯?
那又是另一種虛妄。
他在最後了解到金蜻蜓的真正意義之後,終於頓悟,說:「可以回到佛門了。」
他終於可以回到造「金蜻蜓夢」之前的何淡如。
重新造一個夢。
很美的故事,又警世又浪漫。

#大狀王 #theimpossibletrial #人物篇 #hkmusicals #musicals @hkrep @freespace_wk @chrislyricshk @chasing_feifan @ricklauoz @chrislyricshk @fongchunkit530 @leon_ko_music
留言